“感谢陈书记又给我送来了消毒石灰,我对养好生猪的信心更足了。”6月29日上午,当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委政法委副书记陈文刚将单位出资购买的石灰送到所联系的白节镇来龙村养猪大户杨宗才手上时,喜得杨宗才连连道谢。
当天,象杨宗才一样领到区委政法委送来的石灰的养猪农户就有10户,石灰重量超过1吨。而这也是纳溪区委政法委联系帮扶来龙村4年多来为村民办的实事好事之一。
来龙村曾是纳溪区的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2016年,纳溪区委政法委对口联系帮扶来龙村后,出钱出人出力。特别是派出政法干部王国辉到来龙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王国辉在政法委各部门和主要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他大胆工作,跑项目、跑资金,带领村民修通致富路。4年多来,来龙村通过项目和捐资等方式筹资,金额超过1200多万元,新修硬化水泥公路18.7公里,不仅实现了村道通畅,社社也实现了通水泥路。而全村90%以上的农户和100%的贫困户,实现水泥便道入户。
路通了,纳溪区委政法委又积极帮助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富民。来龙村是白节镇万亩竹海核心村,由此,纳溪区委政法委又积极帮助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利用丰富的楠竹林资源,发展林下生态土鸡养殖,并采取引来企业和爱心人士回购的方式,助农增收。这几年,来龙村村民家家户户都发展林下土鸡养殖,每年出栏生态土鸡都在万只以上,而每只土鸡,则要给村民带来30—50元的净利润。
同时,纳溪区委政法委还借助“回引工程”,先后让王先利等村民带着资金和技术返乡,规模发展特色水果和中药材种植。目前,来龙村已发展苹果桃、蜂糖李等特色水果1000余亩;发展黄姜、重楼等名优药材200多亩。为了更好地提升果园土地收益,王先利在苹果桃园里,还常年循环放养土鸡、土鹅和土鸭,实现立体种养,每亩果园新增收入超过1000元,并长年解决了5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
路通畅了,产业兴起来了,村民的腰包鼓涨了。2017年,来龙村顺利摘掉了贫困帽。
“来龙村经过几年脱贫攻坚战,村民虽然脱贫致富了,但个别村民的思想素养还没有完全脱贫。”纳溪区委政法委主要领导说,物质富裕了,精神也要富起来。于是,从2018开始,在纳溪区委政法委的主导下,来龙村在全村村民中开展了“三星”评选活动。“三星”,即“孝亲敬老之星”、“自强致富之星”和“老有所为之星”,并在每年的重阳节聚会上,进行隆重表彰。目前,全村已荣获“三星”称号的村民有30多个,在全村精神文明建设上起到了标杆示范引领作用。
沐春风以化雨,施文明兮甘霖。如今,来龙村在纳溪区委政法委4年多的真帮实扶下,不仅全村摘了贫困帽,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文明乡风早已弥漫在来龙村的农家小院和山水间,人们脸上满是幸福的笑靥。“短短几年我们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乐享好风尚,这都是纳溪区委政法委几年帮扶结出的硕果呀!”来龙村脱贫户、养鸡大户张安珍不无感慨地说。
来源:四川新闻网泸州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