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领先的企业技术服务平台贤集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经济动态 — 正文

“第四极”的崛起,成渝两座城市的携手并进、离不开成都作为双核之一的引领带动

“在重庆待了一个月,听得最多的话,便是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机遇。”崇州市驻重庆招商小组负责人王愉说道。


无论是政府搭平台,还是企业寻机遇,将“成渝”视为整体已成为一种趋势。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担当。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战略决策,有利于推动形成东西南北四极驱动、长江上下游首尾呼应、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新格局,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


作为“极核”之一的成都,7月15日,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坚定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的决定》。从中央战略到成都行动,这是成都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经济体系的重大决策。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的崛起,离不开成渝两座城市的携手并进、离不开成都作为双核之一的引领带动。加强成渝合作、强化极核效应,成都正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集聚更磅礴的力量。


“第四极”的崛起,成渝两座城市的携手并进、离不开成都作为双核之一的引领带动


机遇在前


成都四大方向发力


成渝地区站在国家机遇的时代风口。


成渝地区既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交汇点,又是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发挥区域协作、互为市场的优势,携手共进、连峰成势打造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被明确赋予“两中心两地”的战略定位,即“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如何高质量完成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行动足见两座区域中心城市迫切携手的心情。今年以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建设区域教育中心,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组建多领域教育联盟。同时,将推进养老、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实现川渝异地门诊医疗直接结算。推动户籍便捷迁徙、居住证互通互认。推进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促进公租房保障范围常住人口全覆盖。


机遇在前,成都如何有所作为?


整体来看,成都更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四项任务,以做强成都“极核”和“主干”功能。


落实到“实操”层面,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加快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和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两区一城”建设,大力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持续提升门户枢纽地位。


按照成都的理解,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既是成都特色,也是借力提高城市能级的重要一环。建好示范区,意味着成都走出了一条城市发展的新路,在世界城市体系占得一席之地。


5月6日,成都东部新区正式挂牌。成都向东,重庆向西的空间地理格局使其一亮相便肩负起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平台的使命。成渝发展主轴之上的成都东部新区,战略地位凸显。根据最新规划显示,东部新区建设将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部署,在产业发展、开放合作、生态文明、城乡融合、公共服务等领域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全面增强高端要素资源的集聚配置能力。


如何加快做强成渝地区双城之一的成都极核?7月27日,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审议了成都都市圈(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规划。成德眉资同城化让四市作为一个整体加快增强单核能级。


从世界城市群发展的路径来看,这样的手笔,让成都“极核”更为平衡。从数据来看,如果把成德眉资作为一个整体,2019年经济规模达到21506.55亿元,常住人口为2564万人,与重庆更加接近,“双核”趋于平衡。


产业协同


提高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今年6月,企鹅杏仁重庆综合医疗中心正式落户渝中区,该中心也是重庆首家共享医疗平台,患者不仅可以线上看病,还可以线上预约外地专家到重庆出诊,实现治疗数据共享和远程会诊。


企鹅杏仁源自成都。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的王仕锐先后在成都创办了医联和企鹅医生,医联在2018年跻身独角兽,而企鹅医生入局互联网医疗三年内,成长变身为企鹅杏仁集团,布局线上线下一体的大健康服务体系,在2019年成为新晋独角兽之一。


独角兽企业代表着新经济的活力,象征着新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新趋势,也是行业内新旧模式转换融合的重要节点。近日在天津举行的2020年中国高成长企业发展论坛上,长城战略咨询发布新一期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根据榜单,全国共有218家独角兽企业,成渝地区共有6家企业上榜,体现出成渝地区在创新行业生态、培育新经济发展新动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不只于此。成渝之间的合作远非“重庆小面”与“成都担担面”的合作那么简单,而是着眼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产能规模、庞大市场和创新能力为支撑形成比较竞争优势,加强产业链协同开放,加快培育头部企业,全力建设世界级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以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产业为例,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目前达到全球规模的1/3,汽车产量占全国的18%,一旦形成产业带,发挥规模化效应,无疑将推动相关产业向世界级产业发展。


除了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围绕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合力推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成渝还将共建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带,提高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率。


这些高端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放眼成渝创新地图,成都是全国第五大科教资源集聚区,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两地之间更是拥有121所高校、178万在校大学生、1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29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87个众创空间……数据一旦聚集裂变,这里将成为支撑创新策源潜力和转化市场空间的巨大能量场。


面向未来,围绕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科技创新中心,成渝将合作建设中国西部科学城,加快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协作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共同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创新应用场。


作为四川经济发展主干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极核,成都正逐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在国家战略加持下,进一步定义“极核城市”的内涵,在世界城市坐标体系中标定新的位置。


携手合作


聚集更强劲的发展势能


最近一段时间,成都成为投资风口,头部企业纷纷用行动给成都投票。


7月13日,58集团创始人、CEO姚劲波现身成都,商谈建设“生活城市”新场景新产品的合作机遇。


紧随其后,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前来,将“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打造高品质旅游新产品”提上日程。


更快一步的是海尔集团,7月初,其与成都举行签约仪式,一个围绕高端医疗设备、医疗大数据及服务创新打造的海尔·成都盈康科技产业园在此落户。


从外部环境来看,在国内外各类因素影响下,企业正进入新一轮战略调整期,选择哪个城市进行再布局,对企业至关重要。无疑,成都正聚集更强劲的发展势能。


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来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区域发展战略全面发力。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确立为国家战略,是成渝地区面向未来最重大的时代机遇。


面对时代机遇,成渝地区如何着力?


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认为,成都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机遇。他补充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双城记”。“双城”如果“不大不强不优”,就不能带动“经济圈”的发展。当大城市真正高度发达了,其产生的是“新极化效应”和“强辐射效应”,即在高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的“研发极化”与“总部极化”,必然会把更多的生产基地强力地辐射转移到更广袤的圈层与地带,从而对“经济圈”的带动能级才能更大更强。


在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成都市社科联第五届理事会主席李后强看来,对成渝来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不是地理界面接壤,而是要形成“化学键”(即利益纽带),发生电子(即要素)转移和结构重组,产生新的物质(即合作区和合作项目)。中央要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就是要形成“化学键”,并且是“键能”很高的“化学键”,这样才能唱好“双城记”,建成世界级城市群。


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杨先农则表示,成渝相向而行,必然会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这种辐射带动有望重塑区域产业经济地理,实现成渝中间区域从“中部塌陷”到“中部崛起”的转变。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不负时代机遇,成渝地区携手并进,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的崛起之路更加清晰且坚定。

来源:成都日报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

不吐不快,我来说两句

相关新闻

蚂蚁集团终于开启网上申购 成都一股民投百多万

刷屏多天的蚂蚁集团终于开启了网上申购,股民们也可参与进来“打新”了。 按照蚂蚁集团公布的发行价,其在A股定为68.8元/股,在港股定为80港元/股。 10月29日,红星资本局联系了多位参与“打新”的股民,他们对于蚂蚁集团未来在股市的表现都有不同的...

10月30日 10:22

成都农商银行正在消除安邦带来的负面影响

万亿安邦帝国跌落神坛后,成都农商银行回归成都国资怀抱,慢慢重回正轨。 ...

10月30日 10:17

前三季度绵阳市国资系统累计完成投资155.38亿元

10月28日,记者从绵阳市国资委获悉,前三季度我市国资系统累计完成投资155.38亿元,共实施省市重点项目57个,为我市项目投资工作贡献出更多国资国企力量。...

10月30日 10:03

助力成都打造“智美蓉城”,华为蓉城智能体-人工智能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数字经济时代,云、5G、AI、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重构社会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成都迎来重大发展机遇。10月28日,以“智美蓉城·进而有为”为主题的华为成都城市峰会2020在成都首座万豪酒店成功举办。同期,蓉城智能体——人工智能高峰论坛成功举行...

10月30日 09:21

产业融合发展,雅安生态文化旅游项目“遍地开花”

近年来,雅安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坚持一体规划、统筹协调、市场运营、开放发展,更好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力争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

10月29日 10:27

最热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