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领先的企业技术服务平台贤集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问答 — 正文

四川广安是贫困城市吗?求解答~

四川广安是贫困城市吗?求解答~有朋友在广安这个地方发展,有谁知道四川广安这个地方怎么样啊?很贫困吗?属于几线城市啊?

四川广安是贫困城市吗?求解答~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最新回答

不好意思,没去过广安,不太了解这个城市,但据我所知自2016脱贫攻坚第一年以来,四川省已完成对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市的评估验收工作,广安区正以最大决心、最高使命感迎接国家级验收考核,力保高标准脱贫摘帽,为全省树旗帜、立标杆。

广安区,四川省广安市市辖区。开宝二年(969年)置广安军。广安一名,遂由此始。历朝历代在广安设置郡、州、府达944年。民国初改州为县。1998年7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以原广安县的行政区域设立广安区。


广安区位于四川省东部,华蓥山中段西侧,长江二级支流渠江下游,介于东经106°32′—106°57′,北纬30°21′—30°50′之间,幅员面积1027.75平方千米。广安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夏长春秋短,冬无严寒,少霜雪,春季气候回春早,多寒潮低温阴雨,四季宜耕。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是广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四川知名城市、川渝示范合作的桥头堡和先行区。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2017年10月27日,四川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批准广安区等5个县退出贫困县的通知》,广安区正式通过“国考”评估,摘掉“穷帽”,成为四川省第一批脱贫“摘帽”的区县之一。


伟人故里,一场新时代下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标志性胜利,广安区委、区政府用实践交出了一份“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的优秀答卷,百万广安区人用富起来的好日子向伟人报告:“小平你好,广安,脱贫了。”


阻断穷根


脱贫一个村,形成一个农业现代化示范点


2014年,广安区精准识别认定贫困村136个,贫困人口5.4万,贫困发生率8.2%,贫困量大、面宽、程度深。


“脱贫攻坚就是要因地制宜抓出特色,做到脱贫一个村,就形成一个农业现代化的示范点,确保群众持续增收。”广安区移民和扶贫局局长杜强,始终记得省人大副主任、原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到丁坝村考察产业扶贫工作时提出的要求。


“让一家一户达到脱贫标准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要实现奔康目标,还需长远谋划。”杜强告诉笔者,广安区的扶贫工作从一开始就秉持了开放的格局——正确处理整体发展与个体需求的关系,面上抓整体推进、区域发展,点上抓精准扶贫、个体脱贫,推动脱贫攻坚的同时让现阶段的各项工作符合未来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


万亩柠檬产业基地、集中连片龙安柚基地、水稻绿色核心示范区,共同构建成广安区涉及22个乡镇覆盖40余万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36个贫困村的发展规划与园区建设紧密契合,不断延伸的产业链条让富民产业的发展后劲在田野间悄然生长。


龙安柚是大自然给广安的馈赠,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走出国门,在国际国内均斩获过果品奖项。如今,龙安柚再不是等秋天上市时的“一锤子买卖”。阳春三月,清香的柚子花被收集起来制成柚子茶,每斤10元的价格让每亩柚子园增收几百元。夏日里,每一颗疏果或自然脱落的小柚子被农户收集起来送到村委会,村集体一方面以保护价收购村民的小柚子,一方面进行烘烤晾晒等简单加工后交付药企,每吨成品能收益4200元。到了秋天,龙安柚旅游文化节就到了,柚王评比、柚子彩绘、游园采摘,精彩的活动吸引着来自重庆、成都、广安市区的游客。


既救眼前急,也看长远路。广安区在每个贫困村匹配30万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10万—20万元产业周转金,发展“长短结合”增收产业,既连片建成龙安柚、柠檬、血橙等产业基地,同时探索“扶贫小额信贷+贫困户+龙头企业”模式,发放贷款2.7亿元,帮助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土鸡、泥鳅等小种植、小养殖实现短期增收。在贫困村成立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等模式助农增收,53.2%的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实现了增收。


焕发新颜


激发内生动力,贫困就成了纸老虎


革新村村民陈明兰今年46岁,她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她丈夫因严重的风湿病常年不能干活,唯一的儿子也自小患病。


在广安区易地搬迁工程中,陈明兰一家从山坡上的架子房搬到坝坝里的安居房,抬脚出门就是自家水稻田,干农活变得轻松多了。村里还帮她对接了公益性岗位,每天收入120元,收入有了保障,陈明兰觉得,“日子过得有点底了。”


好事儿还在后头,革新村村集体开设了电商平台,村干部鼓励陈明兰把自己常给儿子做的剁椒拿到平台上卖,给村集体当“供货商”。10月8日,笔者见到陈明兰时,她高兴地表示,“第一次觉得自己的手艺值钱,觉得特别自豪。”


和陈明兰一样发现自己就守着“金饭碗”的,是崇望乡合力村的“养蜂队”。


合力村虽然山大沟深,却一年四季鲜花不断,荆条花、益母草、五味子、紫云英,都是天然好蜜源。该村第一书记曹小飞介绍说:“我们村的贫困户大多年纪大了,要力争让他们坐在家里靠养蜂脱贫,还不用像其他地方的养蜂人那样追花逐蜜。”


合力村70岁的贫困户吴久江有养蜂技术,前些年他因为股骨头坏死,返了贫。曹小飞备好蜂箱,反复上门做工作,鼓励吴久江养了两箱蜜蜂。2017年春天,曹小飞协调乡政府以每扇130元的价格收购吴久江的蜂胚,免费分发给村里贫困户养殖,并请老吴担任技术指导。如今村里曾经不会养、不敢养蜂的贫困户每家至少有两箱蜜蜂,71户贫困户年产蜂蜜5000多斤,村乡两级干部通过微信朋友圈帮老乡们卖蜂蜜,每户仅蜂蜜收入就达三四千元,实现了稳定脱贫。老吴感慨地表示:“‘穷’真的就是纸老虎,有村干部带着我们一起干,穷山沟里的老头子也能致富。”


广安区的脱贫攻坚主战场上,贫困群众已成为脱贫“摘帽”的主力军,而这片热土蓬勃向上的发展之势也吸引着更多新鲜力量的加入。如今,在广安区的100多个贫困村,回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昔日的贫困村,如今是他们大展身手的好天地。


开放融合


“摘帽”是第一步,全面小康才是根本目的


如今,广安区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96%。在杜强看来,贫困县“摘帽”,仅仅是脱贫攻坚迈出了扎实的一步,让老百姓实现全面小康,才是脱贫攻坚的根本目的所在。


脱贫“摘帽”后,扶贫工作怎么搞?如何巩固脱贫成效,防止返贫?广安区的“374”工作法,为进入“后脱贫”时期的地区提供了借鉴。


“三聚焦”,聚焦所有农户、聚焦贫困现象、聚焦全面小康,全域推进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实现脱贫攻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进。


“七对标”,对标持续增收、住房安全、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安全饮水、基础设施、文明提升全覆盖工作,全域排查整改,补齐工作短板,多渠道提升脱贫实效。


“四不减”,扶贫政策不减、资金投入不减、帮扶力度不减、考核力度不减,健全长效机制,保障工作高效推进。


“刚刚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户,一发生变故就有可能退回贫困线以下,只有定期追踪,随时掌握他们的情况,才能随机应变,及时施策。”广安区扶贫和移民局副局长邓旱雨告诉记者,广安区针对所有建档立卡脱贫户开展动态监测工作,一旦已脱贫群众生活状况发生变化,触发返贫预警信号,村两委立即上报乡镇,乡镇帮扶人员进行入户调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帮扶措施。


近期,广安区交上了一份经济发展成绩单,上半年,广安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3亿元,增长16.9%;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4.5%,领跑广安市六区市县——广安区打了一场漂亮的工业翻身仗。


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是支撑广安区贫困群众持续奔小康、分享经济发展红利的基础。“后脱贫时期,既要‘回头看’,更得‘向前看’,越是摘下了贫困的‘帽子’,越是要专注于增强‘造血’能力。”广安区扶贫与移民局副局长文龙说。


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并逐步形成从温饱到小康再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如今,广安区广大干部群众在改革开放精神的指引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带领下,将贫困的帽子甩进历史的长河。在小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广安人看到了祖国在改革开放道路上的兴盛之景,更走出了自己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实步伐。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全力擦亮“四张名片”


2019年1至11月,全市新引进1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34个,完成全年目标326.83%


2019年1至11月,我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3.42亿元,增速居全省第6位


全年有序实施城市提质工程建设项目142个,计划投资54.6亿元(其中主城区43个,计划投资14.4亿元)


2019年,我市共争取中省文旅资金1.49亿元,集中开工文旅项目12个,总投资54.6亿元


11月3日,2019广安红马如期开跑。来自德国、新加坡、日本、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余名跑者齐聚广安,为梦奔跑。


爱上“跑马”,爱上广安。一时间,热情洋溢的伟人故里、滨江之城、川东门户、红色旅游胜地,成为广大跑友心之所向的地方。


2019年,在“四张名片”引领下,广安给人们带来的惊喜不止于此。


燃爆国人眼球的2019华蓥山旅游文化节,吸引了来自深圳、珠海、百色、成都、重庆等省内外友好城市的嘉宾、企业代表等众多游客;广安海关业务技术综合用房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我市海关筹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越来越多大型赛事落地广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青睐广安,越来越多的实干者,在这里收获梦想与荣光。伟人故里、滨江之城、川东门户、红色旅游胜地助推城市底蕴愈加厚重,引领广安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站高谋远,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向世界递出“四张名片”,不断提升城市形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


2019年1月28日,广安市2018年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如期举行。


会议通报了2018年广安市经济形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50.2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


数据在手,市委书记李建勤清醒地认识到,广安经济总量弱小,经济下行压力渐重;经济增速放缓,发展后劲不足……


如此现状,广安拿什么同川东北其他城市一起,共同擎起川东北经济区发展旗帜?


有力应对挑战,有效化解危机。眼光向外,彼时,省委正提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一边强化区域联动,增强内生动力,着眼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一边对接先进生产力,着眼拓展发展空间。


眼光向内,广安是秦巴山区、贫困地区,是全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典型地区。作为全省唯一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拥有一系列政策优势,拥有红色资源、产业、区域等方面鲜明特色。


优势独具,如何握指成拳?城市名片是一个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缩影,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能助推城市长远发展。


沧海桑田,走过的是岁月、是艰辛,形成的是巨变、是精神。有着深厚人文历史积淀的广安,迫切需要总结提炼出独具特色的城市精神,迫切需要广安特有的鲜明标志,使之成为引导和激励全市人民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精神感召。


全力打响城市名片,被响亮提出!


城市形象如何概括?城市名片如何确定?


全市上下积极行动——


伟人故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1904年诞生于广安协兴镇牌坊村。市委五届六次全会上,小平故里的优势被纳入“1234”工作思路,被确定为广安的两个优势之一。


滨江之城: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把“建设嘉陵江流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定位。紧跟省委部署,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出台了《建设嘉陵江流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推进方案》,滨江之城将加快建设。


川东门户:广安位于四川的最东面,距离重庆仅有1小时车程。市委五届六次全会上,川东门户的优势被纳入“1234”工作思路,被确定广安的另外一个优势。


加快建设红色旅游胜地:这不仅是落实省委书记彭清华对广安提出的要求,也是发挥广安优势,推动广安发展特色旅游的有效载体。


定位明确,“四张名片”有了全新概念,只待一个蝶变之机。2019年1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2019年春节农民工座谈会,市委书记李建勤与返乡农民工共迎佳节、共叙乡情、共谋发展。


会上,李建勤勉励大家,继续情牵家乡、关注家乡,当好广安宣传员,宣传家乡的变化,宣传家乡的文化,宣传好伟人故里、滨江之城、川东门户、红色旅游胜地“四张名片”……


自此,“四张名片”向全世界抛出!


长期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全力擦亮“四张名片”,全面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不断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对外影响力


“四张名片”是对广安城市形象的精准提炼,如何把它擦得更亮、叫得更响?


广安主动对表、自觉看齐中央和省委战略部署,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向往,站位全局、长期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让“四张名片”蜚声中外、享誉全国。


2019年,邓小平故里管理局以“铸造小平故里文脉高地”为重要目标,在擦亮“伟人故里”这张名片上持续发力。


“擦亮‘川东门户’这张名片,交通先行。”市交通运输局充分发挥紧邻重庆的区位优势,加快构建川东渝北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学歌谣、唱歌谣、编歌谣、演歌谣……在我市各个学校,广安“四张名片”优秀歌曲及童谣推广、传唱活动接续开展……


知广安、赞广安、爱广安。一场场大规模的叫响“四张名片”的活动在广安大地精彩上演。


——主动打好伟人故里牌。积极苦练“内功”,坚持“因地制宜,一县一特色、一园一支柱”理念,挺起工业脊梁。以“三大拳头”产品为支撑,提质升级现代农业。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城市提质工程,不断擦亮伟人故里名片。


——全力建好滨江之城。扎实开展“用双脚丈量河流”行动,守护滨江之水;以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守护滨江之蓝;坚持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精细化管理,建好滨江之城。


——构建更加开放的川东门户。不断打通向东、向西、向南开放通道,突出“干”“支”联动,与成都签订《推进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建设广蓉生物医药产业园,扩大区域协同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拓展发展空间,激发发展活力。


——加快建设红色旅游胜地。确定打造邓小平故里和华蓥山两大红色旅游品牌,做强红色文章;推进“旅游+文化教育”“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交通”融合发展,做好绿色生态文章;形成集文化体验、户外运动、康养休闲、湿地观光、乡村旅游等于一体的全域旅游形态,推动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认识广安,了解广安,支持广安,一场场大规模的叫响“四张名片”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


2019年,我市举办“全国首批经济特区主流媒体广安行”采访活动,邀请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的主流媒体以及人民网、新华网、四川在线等新闻媒体,宣传广安,推介广安。


举办“小平故里之旅·创新创业之行”首批经济特区青年企业家走进广安座谈会,邀请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的青年企业家代表共叙友情,投资发展。


内外兼修,倾力打造,广安的“四张名片”响彻全国,享誉世界。


“四张名片”发挥磁力效应,助推城市底蕴愈加厚重,引领广安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时空在变,市民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却从未改变。在“四张名片”的引领下,广安的城市底蕴愈加厚重,市民生活更加幸福。


2019年12月26日早上7点50分,家住广安城南的李全在家吃过早饭后,开车前往华蓥上班。


从几个月前的“匆匆忙忙”到如今的“不紧不慢”,李全上班之途变得更顺畅了。一座桥的飞跨,缩短了两地距离,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


2019年,像这样的城市提质项目,广安已有序实施了142个,计划投资54.6亿元(其中主城区43个,计划投资14.4亿元)。


放眼全市,2019年,广安正构建一座发展的“飞桥”,以叫响“四张名片”助力城市迈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打好伟人故里牌,一个更加具有影响力的广安正在构建:从半月谈的《业广民安》,到人民网《广安四张名片,请接收》,从四川经济日报《广安珠海深入三大领域合作开启新篇章》,到重庆日报《四川广安加速全域开放助力经济腾飞》,伟人故里的名片更加响亮。


——构建川东门户,广安发展空间增大加宽:广安不仅与重庆、成都、浙江南浔区等地建立起“飞地产业园”,还与邓小平同志倡导设立的深圳、珠海、厦门、汕头4个全国首批经济特区均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成为四川唯一与首批经济特区全部缔结友好关系的城市。数据显示,2019年1至11月,广安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3.42亿元,增速居全省第6位。


——加快建设红色旅游胜地,红色广安正加速崛起:2019年,广安红色旅游胜地影响力飙升,邓小平故里红色旅游品牌越来越响,华蓥山逐步变成知名的康养避暑休闲度假基地。


2019年12月19日,川剧《南海李准》,获得了四川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一时间,广安不仅吸引了众多文艺爱好者的目光,也获得了中省极大的力度支持。


更多助力红色旅游项目发展资金投向广安。数据显示,2019年,广安共争取中省文旅资金1.49亿元,集中开工文旅项目12个,总投资54.6亿元。


“来广安旅游真是不虚此行”“在广安生活很惬意”“广安真是一个开放的城市”……2019年,在如潮水般涌来一批接一批投资兴业、参观旅游大军中,人们对广安山清水美的新形象、发展变化的新面貌、宜居宜业的新魅力竖起了大拇指。


来源:广安日报

4月28日,省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召开。会议批准了包括我市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在内的13个省定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据了解,这是我市继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市2017年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后,最后一批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的贫困县,意味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6个区(市县)全部退出了贫困县序列,成功实现全域脱贫摘帽。


去年以来,我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既回头看又向前干。


“向前干,我市步伐明晰。”市扶贫开发局工作人员杜茂琳告诉记者,我市锁定3个贫困县摘帽、215个贫困村退出、4.4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坚持把政治担当贯穿始终,不断凝聚思想共识,层层压实责任,坚持“每日一快报”“每周一通报”“每月一研判”,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常态化督查;坚持把问题导向贯穿始终,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的交通、住房、公共服务条件,激发贫困地区发展后劲。不断抓产业增收,抓间接节支,提升贫困群众幸福指数。不断开展智力扶贫,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用“绣花”的功夫,打赢了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让我市在全省率先全域脱贫摘帽。


“回头看,我市靶向明确。”杜茂琳表示,我市不断巩固提升3个已摘帽区市、411个已退出村、25.3万已脱贫人口的脱贫成果,坚持脱贫不脱钩的原则,率先在全国探索建立起“十看五帮三机制”,通过动态监测、分级预警等举措,将25.3万名已脱贫群众分类建档,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全面实现稳定脱贫。


“2019年,我们将深入开展‘转观念、转作风、提能力、抓落实’活动,提早谋划打赢脱贫攻坚总体战。”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扶贫开发局局长王建玲介绍,未来,我市将继续细化帮扶措施,强化保障投入,实现2.6万贫困人口脱贫、194个贫困村退出,率先在全省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整体贫困,为推动广安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广安日报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相关新闻

牛顿情窦初开,为爱情变优秀

牛顿大概1654年进入格兰瑟姆的国王中学,由于中学离家很远因此不得不在镇上住下。不知道牛顿会因为刚与母亲团聚不久再次分开难过,还是因自己再次获得独立而庆幸。不过牛顿回家的次数的确不是很多,也许八年的分别不会这么容易转变吧。...

08月11日 16:46

爱因斯坦为什么死前摧毁自己的手稿

爱因斯坦生前“摧毁”手稿,这是他毕生的心血,他在隐藏些什么?...

08月11日 16:35

爱迪生: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提起爱迪生,大家第一反应是大发明家、科学家,他拥有上千项发明专利,巨额财富。被誉为“发明大王”...

08月10日 15:23

科学家都受人尊敬,为什么牛顿不太受尊敬?

按说牛顿和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的贡献差不多大!为什么人们都不喜欢牛顿呢?...

08月07日 15:28

爱迪生:注重节俭,沉迷发明创造不可自拔

"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名言相信你并不陌生,它出自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他的一生有两千多项发明,一千多项专利,其中就包括了对人类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电灯、留声机、有声电影等等,爱迪生的发明纪录至今...

08月06日 14:58

最热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