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大省,地广物博,有淘淘长江流过,码头众多。与此相伴的便是:码头文化,茶馆文化,以及各地域文化的交融,充斥着豪气、义气、江湖气的乐观包容氛围。有句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说普通话,其实四川方言也很魔性,独具川渝特色的调调,其上头和洗脑程度不亚于东北话。作为文化活化石的四川话,幽默、平易近人,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四川的地方特色。
四川人很喜欢说叠字,在别的地区这可能听起来像撒娇的感觉,但这就是其特色之一。
来感受下:杯子——杯杯儿,虫子——虫虫儿,睡觉——睡觉觉(gao gao),吃东西——吃莽莽……
连生气骂人的时候能使用叠词,会给人一股奶凶奶凶的劲儿,下面来列几个比较典型的叠词。
1.下下
“下下”在川渝那边的意思是每次、次次的意思。
“妹儿,你下下都这样生气,莫走,给你买巧克力!”小哥在太古里追着穿着时尚的姑娘。外地人第一次听肯定又会一头雾水了,下下啥意思?是吓人姑娘所以女孩子生气了吗?其实你们误会了。下下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每回、每次的意思。
2.粑粑
经常听到当地人带着自家的小孙儿,问小孩子要不要吃粑粑,外地人听到估计又都惊到了,你们四川人这么重口味吗,连便便都要吃?!
其实粑粑在四川是指代指饼状食品,或蒸、炸、煎、炕、干燥而成,因为多用米、面制成,写作“粑粑”,俗称“巴巴”。
3.仙人板板
仙人,是指前辈、祖上、祖先。板板,是指人死后所用棺材的木板。
四川话用于骂人:仙人板板=掀人板板,意思是掀了你老祖宗的棺材板。虽然叠词听起来显得奶凶奶凶的,感觉弱化了气势,但实际意思还是很有杀伤力的。
四川人天性乐观幽默,喜欢开玩笑,这一点在语言上表现得很明显。现如今四川话在网络上可是撑起表情包半边天,换成普通话绝对没有会失去这种活泼有趣的效果。
自带网红体质的四川话,以表情包的形式迅速流行在当代年轻人生活的各个场景中。
1.一般人看足球比赛时会说加油来给自己喜欢的战队打气,而四川人说“雄起”。且近年来这个词也有变身成网络流行语的趋势,即使你不是四川人,大概率你也是知道这个词的,并且知道它的意思。
自从1994年甲A四川全兴队的某个主场,球场上局面被动,全场4万多名球迷大喊:“余东风下课,下课了就要雄起!”那之后,"雄起"就为足球专用了。
2.方脑壳儿
“你方脑壳哇?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当听到四川老板又开始骂不得力的下属时,外地人内心os:说能力不足就不足吧?咋还人身攻击上了,说人脑袋方不好看?
实际上,在四川话里,方脑壳,就是代指脑筋死板,不谙人情世故的人。四川话里把“头”说成脑壳,方脑壳就是方头。
3.鬼迷日眼
多指某人的行为很怪异,稀里糊涂,鬼鬼祟祟,不可理喻。有时候相当于四川话中的"瓜娃子","宝器"之意。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