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首届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研讨会暨中国(四川)第四届森林自然教育大会在荥经开幕。现场,省林草局发布、解读了由四川省林草局、省发改委、教育厅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全民自然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到2025年,四川省将建成全国自然教育示范省和国际知名自然教育目的地。
《意见》指出,到2025年,四川全民自然教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幼儿园、中小学自然教育参与度达90%,自然教育市民认知度达到80%,以基地为主体的各类自然教育场域达到500处、各类自然教育主体500家,培育认证一批自然教育服务机构、自然教育导师和自然教育课程、线路和产品,创建一批自然教育优质品牌。同时,《意见》明确了将从2021年开始,把每年3月第二周作为四川省“自然教育周”全面开展自然教育宣传普及推广。
据介绍,未来五年,四川省将实施推进全民自然教育行动、建设自然教育开放空间、强化自然教育示范建设、培育多元自然教育主体、拓展自然教育交流合作等五大任务。
现场,高新区教科院、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与荥经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拉开四川自然教育“校地共建”的大幕。校地课题合作、校本教材研发、学生综合实践、实践场地支撑等多种形式校内外联合,将不仅推动教育部门、教学主体、教育方法等参与到自然教育的实践中,促进科学、文化和艺术等多学科的融合,丰富自然教育实施手段,也为自然保护地科研人员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以及科学开展自然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教学理论支持,让做好自然教育成为了学校和自然保护地的共同目标。
荥经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荥经将把发展全域自然教育作为战略抓手,坚持自然教育与文旅产业发展融合,坚持自然教育与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同步推进,力争将荥经建设成为成渝地区自然教育机制最活、载体最多、产品最优、具有国内代表性、世界知名度的全域自然教育目的地。
开幕式上,省林业和草原局通报表扬了余鳞、李芯锐等20位首届“最受欢迎自然教育导师”,并颁发证书。20位“最受欢迎自然教育导师”,来自省内自然保护地、幼儿园、中小学、博物馆、科普馆、社团组织、企业等广大机构,长期从事自然教育、科普讲解或相关领域工作,具备一定的自然教育活动设计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解说引导能力和组织服务能力,这也是四川多年培养自然教育人才队伍的一次集中展示和亮相。
据了解到,本届会议是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即将完成之际,川陕甘三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共同携手举办的大会,会议期间,由荥经县倡议发起成立“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联盟”,得到大熊猫国家公园三省代表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该联盟将着力构建自然教育课程共享平台、人才培训平台、项目孵化平台、专家智库平台,努力推动与其他国家公园在自然教育方面的合作共建,促进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来源:四川新闻网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